如何在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的前提下,更好地賦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強做優?廣州市稅務部門在扶持企業研發創新、優化辦稅服務、助企紓困解難上狠下功夫,充分釋放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紅利,助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行穩致遠。

留抵退稅 加計扣除 激發企業研發信心

專精特新是指其產品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任一特點的企業,其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可高達30%-50%,能影響全球產業鏈運轉。這些企業往往是“一招鮮,吃遍天”的中小企業。

廣州中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是廣東最早獲評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企業之一,是廣東省工業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單位。公司負責人張昊對于年來稅費優惠政策的感受頗深,他給記者算了一筆紅利賬:“截至目前,今年企業享受稅費優惠減免260多萬元,其中研發加計扣除218萬元。稅務部門的‘撐腰鼓勁’,讓我們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提升技術上去,助力企業走出一條靠科技帶動生產力的新路。”

跟隨最新技術發展潮流,中浩控制正在努力成為國內工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引領者,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升級。張昊指著一個約2米×6米的高清大屏幕看板系統告訴記者:“經過不斷的優化和技術探索,如今我們提供的數字化臺可以實時統計分析化妝品企業集群的生產和銷售數據。”記者看到,大屏幕上,“一月SKU(庫存量單位)銷售額詞云”一欄,“密碼、保濕、水嫩、禮盒、盈潤”等詞匯實時跳動。據介紹,這些基于電商、直播臺獲取的銷售大數據,能指導企業實時安排生產、銷售及品牌推廣。

“通過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服務幫扶,目前我司總體發展勢頭良好,已實現年均50%的增長,海外業務也獲得同步增長。”張昊說,“未來,我們有信心將中浩控制打造成為國內知名、華南領先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供應商。”

據了解,廣州市越秀區已被國家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授牌為第二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區)。作為廣州市唯一試點城區,該區正通過搭建產融合作臺,以城市發展為載體,以政策協同為基礎,以產業培育為目標,以科技賦能為突破,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對標龍頭企業,扶持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后備軍。

服務升級 個定制 企業精準享受紅利

日,越秀區稅務局專程為我們送上《稅收服務定制手冊》,對我們三年的涉稅情況進行梳理和歸納,圍繞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三大稅種,結合區域創新發展規劃部署和行業特點,為我司全面提供行業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提示、重點關注的稅務風險及應對措施,內容清晰,推送精準,已成為我們公司稅務管理的‘掌中寶’和‘工具書’。”提到稅務部門定制服務,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牛宏志頻頻點贊。

據悉,數字廣東公司作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目前擁有約2600名員工,其中技術類人員占比超過七成。年來,該公司成功打造了“粵系列”移動政務服務應用臺等系列政務數字化應用案例。其中,“粵省事”作為廣東數字政府首個改革建設成果、全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微信小程序,目前實名用戶超1.7億,日訪問量突破7.6億,已成為全國用戶量最大、活躍度最高、服務集成度最全的省級移動政務服務臺。

“數字廣東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年來國家推出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牛宏志表示,“從今年開始,我們享受的稅費政策紅利超1400萬元,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同時,稅務部門聚焦企業涉稅需求,主動服務、精準服務,送上量身定制的‘政策禮包’,引導我們用足、用好、用活政策,也是我們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考慮到‘專精特新’企業成長需要,我們堅持‘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定制式服務,通過實施‘科創通’,上門問需、連線專訪、電話回訪、稅企座談等方式,根據企業個化需求,制定輔導手冊,開展‘一對一’‘點對點’業務宣傳輔導服務,助力企業發展壯大。”廣州市越秀區稅務局所得稅科科長朱文芳告訴記者。

據了解,今年廣州稅務部門正積極打造“科創通”政策找企業品牌,以“因企施策”為宗旨,通過多維數據聯動+智能精準提醒,與轄區科技部門一道,為企業提供個化、精準化服務,讓企業專注深耕科技發展,筑牢成長根基。

銀稅互動 以信換貸 紓解企業融資難題

作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廣州市海林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受疫情影響,銷路受阻,資金周轉陷入困境。為了幫助公司正常經營,不影響生產積極,廣州市越秀區稅務局積極幫扶,對企業開展“銀稅互動”政策宣傳,點對點聯系企業享受納稅信用紅利,獲得貸款169萬元,為大規模生產加足馬力。

“我們深耕照明行業,兩年加大了投入發展力度,深切地感受到國家的政策和稅務部門的服務越來越好,納稅信用從‘紙上’到‘賬上’,在特殊時期給我們減輕了不少壓力。”廣州市海林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邢瑞林說道。

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越秀區稅務局納稅服務科科長胡啟燚介紹說:“面對新一輪技術革新大背景,越秀區內‘專精特新’企業創新需求旺盛、研發成本提升,急需拓寬融資通道。我們聚焦企業融資難題破解,深化拓展‘銀稅互動’,用實招硬招守護企業資金‘生命線’,切實解決科創企業的發展難題。”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多舉措挖潛提效,重培育、賦動能、減負擔、優服務,厚植創新發展“沃土”,在企業成長為“小巨人”的道路上保駕護航。(記者/劉洋 通訊員/越悅)

標簽: 廣州市稅務部門 釋放政策紅利 中小企業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