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以美元計,5月份,中國出口金額同比下降7.5%,時隔兩個月再次轉負,進口同比下降4.5%,降幅比4月份收窄3.4個百分點。
5月份,我國進口銅礦砂及其精礦255.7萬噸,金額402.6億元;1—5月份,累計進口銅礦砂及其精礦1131.4萬噸,同比增長8.8%,累計金額為1731.9億元,同比增長7%。
5月份,我國進口未鍛軋銅及銅材44.4萬噸,金額為269.6億元;1—5月份,累計進口未鍛軋銅及銅材213.88萬噸,同比下降11%,金額為1304.2億元,同比下降16.1%。
5月份,我國出口未鍛軋鋁及鋁材47.537萬噸,金額112.7億元;1—5月份,累計出口未鍛軋鋁及鋁材231.5萬噸,同比下降20.2%,累計金額為563億元,同比下降25.3%。
分析師表示,出口增速的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外需的下降和價格因素。
世界銀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指出,在全球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金融壓力風險加劇。全球增長預計將從2022年的3.1%放緩至2023年的2.1%。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速度將從2022年的2.6%降至今年的0.7%。但是,今年中國經濟的復蘇將抵消若干其他經濟體增長放緩的影響,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反彈至5.6%。
世界銀行還指出,短期內,由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滯后傳遞作用和國內供給沖擊,部分國家(如蒙古、菲律賓)的總體通脹可能仍會高于央行目標。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將有助于抑制今年的總體通脹,但也會削弱印尼等大宗商品出口國的貿易條件。(葉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