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藏身”大宅別墅、24小時水幕墻用電無憂、家庭電費開支驟降減半……眼下,蘇州別墅圈正在掀起一股“零碳科技”潮。在陽光家庭能源電站的加持下,企業家李女士在自家別墅內實現了用電自由。
李女士的別墅座落在姑蘇城外的淀山湖畔。別墅內,咖啡的濃香與潺潺聲流水聲清晰可聞;別墅外,我們與一排小樹的綠意撞個滿懷——這排從低到高有序生長的綠球樹,恰似女主人李女士十年前從臺北奔赴蘇州創業時的初心:向上生長,在時光里醞釀品智生活的甘甜。
作為蘇州一家橡膠公司的創始人,李女士與先生白手起家,多年打拼,早已習慣了樸素節儉與艱苦奮斗。正如家里安裝陽光家庭能源電站的初心:“電費開支大,能省一點是一點。”
“地暖、空調、24小時水幕墻、恒溫酒柜等等,每個月電費好幾千。”李女士說,現在每月電費已經從5千元降低到2千元。“以往老公心疼電費,舍不得打開24小時水幕墻,現在每天都開,實現了用電自由。遇到下雨天雷暴天氣,儲能備電也有足夠的安全感。”
當別墅的綠球樹迎著春風拔節生長時,屋頂的光伏也在進行另一場光合作用。“我喜歡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以前總羨慕植物能光合作用,現在我的房子也會‘呼吸’了。”在與建筑的光合作用中,陽光家庭能源將陽光轉化、存儲為清潔電力,讓李女士一家實現用電自由。
最令李女士傾心的,是陽光家庭能源電站展現了科技與生活美學的融合。純黑組件端莊優雅,純白儲能、逆變器低調融入墻面,就連走線都被細心隱藏在建筑內,整座電站與別墅深度融合,用綠色用能為別墅減碳、為家庭減負。正如李女士所說:“高級的技術,應該是潤物無聲的存在。”
現在,李女士依然和愛人努力經營著工廠,雖忙碌依舊,但她始終保留著“把年少的熱愛揉進現實浪漫”的期許——閑暇時刻,在書房寫書法、畫國畫,在廚房做烘焙、煮咖啡,在陽臺曬曬太陽,看著陽光家庭能源電站將陽光釀成澎湃電量……這些都是李女士滿心歡喜的心頭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