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與螞蟻集團發起的全國性金融普惠教育公益行動“星海計劃”,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了“2022年青少年兒童金融素養情況抽樣調研”。調研結果顯示,超7成受訪者表示家庭對金融教育不夠重視;6成以上受訪者表示學校缺乏相關課程及社會實踐;超5成受訪者支持開展青少年兒童金融素養教育,開發針對性課程體系。
近年來,公眾金融素養逐步提升,但“一老一少”仍是金融詐騙的主要受害人群,尤其是一些青少年,“負債追星”“買賣虛假裝備”等行為時有發生。
調研結果顯示,儲蓄、節儉、記賬管理等是青少年掌握度較高的金融技能。比如,在被問及“零花錢等自己可支配資金的使用”時,75%的受訪者選擇交給父母、存在銀行、自主投資等方式;同時,很多青少年能區分想要和必要,當沒有足夠錢買一件東西時,近5成受訪者會“放棄不買”或“自己掙錢買”,能學會節約使用資金。
但青少年對存錢、消費以外的金融知識認知較為薄弱。根據調研反饋,仍有7.61%的受訪者認為誠信與己無關、誠信在生活中不重要,信用教育亟待強化;還有42.21%的受訪中小學生認為金融對生活沒有影響。此外,受年齡特點、知識構成等影響,青少年對金融風險防范意識也相對薄弱,防范詐騙等知識和技能亟待強化。
本次調研還發現,青少年金融素養受到家庭、學校及社會等因素影響,絕大多數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盡管6成以上受訪者希望從家庭中獲得更多金融知識和技能,但77.26%的受訪者坦言自己的家庭對金融教育不夠重視。很多家長自身就缺乏財務管理等金融知識。
因此,如何有效地開展學校金融教育尤為重要。研究發現,不同于成人教育,青少年金融教育不僅要有人民幣、儲蓄、消費、信用等知識的傳授,還要有具體場景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幫助學生培育誠信契約精神、風險責任意識、團隊協作能力,引導其樹立正確價值觀、消費觀、財富觀。(記者 聶國春)
標簽: 青少年兒童 青少年兒童金融素養情況 抽樣調研結果 金融素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