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劇本殺這一沉浸式娛樂活動在成年群體中的流行與發展,兒童劇本殺也逐漸興起,不少家長紛紛選擇帶孩子體驗嘗鮮。區別于成人劇本殺,兒童劇本殺沒有兇殺情節,也沒有那么燒腦,更注重通過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演繹,培養孩子的閱讀、語言表達、推理等能力。劇本內容也往往會結合古詩、名著、歷史、數學等學科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行業尚在起步階段

記者在小紅書、抖音等網絡臺上看到,兒童劇本殺的創業推廣內容頗多,發帖內容的細致程度可謂創業保姆級教程,從兒童劇本殺的招生、劇本推薦、DM(劇本殺主持人)培養到異業合作、利潤分成等,詳細分享了如何從零開始成為一名兒童劇本殺行業的創業者。兒童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如何?劇本殺在全國范圍內正式納入監管后,兒童劇本殺行業如何在做好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上實現行業的長遠發展?

網名為“目暮”的新星魔方、葵花發行、樂嘟嘟數字劇本創始人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準確地說,兒童劇本殺應該被叫作“兒童劇游”,劇本的創作是圍繞著沒有兇案劇情的沉浸式互動體驗為主,不同于成人劇本殺的純粹娛樂功能,每一次兒童劇游活動結束時,孩子們會有所收獲。目前,兒童劇游市場仍在起步階段,大部分兒童劇游線下活動都是在地產、景區、咖啡店、書店等以異業合作形式開展的,單獨的兒童劇游店目前還比較少。

作為一名成人劇本殺門店的股東,陳世文意識到成人板塊增長乏力,從去年年底開始,便入局兒童劇本殺行業。陳世文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來說,行業目前魚龍混雜。首先是劇本質量參差不齊,雖然核心內容沒有負能量,但有些劇本內容并沒有達到教育的效果,仍停留在“過家家”的水;其次就是入局的市場主體很多,有教培機構、地產商、景區、咖啡店、書店等,但各自入局的目的不一樣,有的急功利,有的是真正抱有創業情懷。

記者了解到,成立于2012年的北京速博文化有限公司,最初做萬智牌桌游,2016年新增圓桌劇本殺業務,2018年開始做實景劇本殺,2021年成立親子劇本游戲品牌“悅河馬”。記者聯系到北京速博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金一鍇。他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兒童劇本殺行業的市場還沒打開,門店的獲客主要依靠全媒體推廣、熟客推薦、朋友圈裂變等。

分齡標準亟待統一

7月16日,記者驅車前往位于北京市崇文門國瑞城的悅河馬家庭桌游劇本館體驗兒童劇游活動。記者體驗的是一個叫作《消失的紅寶石》的案件推理類兒童劇本,適齡提示為7—9歲,劇本內容始于紅寶石離奇丟失,圍繞5個孩子扮演的小偵探破案故事展開,通過閱讀劇本、自我介紹、邏輯推理等環節最終判斷出紅寶石丟失的原因。游戲過程中,孩子們由一個DM兼NPC(游戲主持人兼演員角色)引導,一步步推理破案。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想象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帶孩子來參加游戲的劉女士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覺得這個劇本對于7歲的孩子來說,理解上稍微有點難度,孩子們需要掌握一定的詞匯量才能夠理解劇本中的內容。如果針對低齡孩子把劇本內容轉換成音頻、視頻的形式,孩子們會更易于理解并沉浸其中。”

店員告訴記者:“兒童劇本主要分為劇情、機制兩大類,劇情類的劇本以邏輯推理、語言表達為主,機制類的劇本設置不同環節,在每個環節中,孩子們需要分工完成任務方可推進游戲。相比成年人的劇本殺,兒童劇本殺更側重知識科普、弘揚傳統文化等正能量內容。”

“目暮”告訴記者:“新星魔方的劇本研發團隊采用的分齡提示是1—2年級、3—4年級、5—6年級。”金一鍇則告訴記者:“速博文化旗下門店的劇本分齡提示為5—7歲、7—9歲、9—12歲。”陳世文認為,目前兒童劇本一幕700字左右,對孩子來說閱讀有些難度,一般在2年級以上才能獨立參與到兒童劇本殺當中。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兒童劇本的分齡提示、分層標準尚未統一。劇本殺這一沉浸式娛樂項目涉及到的元素頗多,因此該項工作的落地極具挑戰,未來會持續推進。

兒童劇游本質是娛樂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青少年沉浸式娛樂現狀研究報告》顯示,青少年玩過劇本殺、密室的占比71.17%。數據表明,青少年對劇本殺的接受程度較高。

孫宏艷認為,從未成年人的認知特點、思維發展來看,他們更喜歡體驗式、演繹式的娛樂方式,也更容易接受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知識。因此,兒童劇游對未成年人的素質教育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孫宏艷看來,兒童劇游本質是娛樂而非教育,有些行業從業者會過度強調兒童劇游的教育意義,而實際上每一個兒童都有娛樂的權利,學課外知識只是兒童劇游的意外收獲,并非目的。

孫宏艷表示,目前兒童劇游產業尚處于萌芽階段,為了能夠使行業行穩致遠發展,5部門出臺《關于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通知的出臺并非將未成年人關在劇本殺游戲的門外,而是確保未成年人在健康成長的基礎上能夠獲得正向積極的游戲體驗。當前,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從業者的水良莠不齊。首先是劇本,市場上的劇本摻雜了很多不適合未成年人接觸的元素,比如犯罪暴力、迷信等,未來兒童劇本的研發尚需回歸正能量、積極向上的創作理念;其次,與劇本匹配的服裝、化妝、道具等元素,應當充分體現未成年人保護的理念;最后,兒童劇游店的消費環境是否安全、游戲時間的設定是否合理、游戲消費定價是否合理等因素,都應充分考慮。

●鏈接

沉浸式劇本娛樂研究報告發布

7月14日,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聯合某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沉浸式劇本娛樂行業研究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1年,密室逃脫類、劇本殺類經營場所的總體增長幅度超過400%,沉浸式劇本娛樂行業的規模快速擴大。今年受疫情反復影響,行業發展略顯受挫,行業年營業收入將從2021年的200億元縮減至170億元。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明表示:“今年雖然行業短期增速回落,但劇本娛樂展現出更貼95后消費需求的特點,產業增長空間仍然很大,創新迭代層出不窮,行業投資信心也有所提升。我們預測,未來8個月到1年半內,行業還會有一個加速升級的過程,對規范經營的企業來說,5部門通知的出臺是重大利好。”

以劇本殺、密室為代表的沉浸式娛樂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本地文旅新勢力。今年4月,洛陽提出要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劇本殺產業集聚地,之前,西安和成都就已喊出“密室/劇本殺之城”的口號。期,熱門綜藝節目《密室大逃脫4》的開播,帶動長沙等全國多地密室行業迎來一波暑期消費熱潮。

《報告》認為,部分城市的核心商圈已出現以沉浸式劇本娛樂行業為主的集群,產生了“集群效應”,培育了特色鮮明的消費文化,同時也拉動了周邊區域的其他消費。作為一個年輕、有活力、講創新的行業,沉浸式劇本娛樂不僅在內容和技術上不斷自我拓展,還不斷與景區、酒店、商場、影院等業態進行跨界探索,打造更具有本地文旅特色的消費業態。

同時,數字化是沉浸式劇本娛樂發展的另一大趨勢。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底出臺的《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引導和支持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推動發展沉浸式業態。目前,不少密室、劇本殺都運用了VR、AR技術,極大增強了玩家的沉浸感。有業內人士認為,沉浸式劇本娛樂行業數字化發展潛力較大,如果進一步提升其“發行—交易”線上化的水,向電影票務行業看齊,則有可能推動劇本分賬模式的真正實現,從而進一步促進更多優質劇本的創作發行。(司宇萌)

標簽: 兒童劇本殺 兒童劇本殺行業尚在起步階段 沉浸式劇本 沉浸式劇本娛樂研究報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