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的發展一直名列世界前茅,運營里程長,速度快,都是令人稱贊的優點。自從高鐵開通,很多曾經要坐幾十個小時火車的路程縮短到了幾個小時,且高鐵票價也不高,于是選擇高鐵出行的旅客也越來越多。

可誰能想到,中國的高鐵其實沒怎么賺錢,有時候虧損還很嚴重呢?

我國高鐵不僅沒賺錢,還在虧損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高鐵的虧損情況

2022年,中國國鐵集團發布了前三個季度的財報,數據令人大吃一驚:包括高鐵在內,我國的鐵路居然每天都在虧損!

具體凈利潤虧損數據分別是:第一季度約461億元,第二季度約343億元,第三季度約143億元。

雖然虧損程度有逐漸遞減的趨勢,但三個季度總的來說的的確確虧了900多個小目標,國鐵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也高達66.69%

截取自國鐵集團2022年三季度財報

面對這種情況,經國家發改委研究決定,同意國鐵集團發行鐵路債券3000億元,來緩解負債情況,并把籌集到的資金繼續用于鐵路建設和完善配套設施。

而差不多跟國鐵集團發布財報的同時,京滬高鐵也公布了自己前三季度的營收情況:第一季度少量盈利,第二季度虧慘了,第三季度又努力扭轉了虧損的局面。但跟2021年比,凈利潤依然呈大幅度下降趨勢。

京滬高鐵2022年的凈利潤相較2021年,降了很多

面對這樣的虧損,有人在網上放話道:中國高鐵虧損是因為耗電量太大,掙的錢都拿去交電費了。這是真的嗎?

我國高鐵的實際耗電情況

2023年3月8日,社交平臺上有個叫“硬核科技迷”的賬號發了一條博文,說中國高鐵因為耗電太大巨虧,讓日本新干線大為不解,并表示:“為什么中國的高鐵跑1萬公里要費1萬度,而他們才耗43度電?

社交平臺上相關言論的出處

還有個“吳文行”的博主也在國外某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同樣的博文。

大概算一下,按這兩位博主說的,中國高鐵的耗電量約是日本的232倍,這是什么概念?完全就是在嘲笑中國高鐵背后的技術太差,根本沒法跟日本比。那這個情況屬實嗎?

我們不否認,列車運行速度的高低確實跟列車內部設計,以及整個鐵路配套設施的質量有關。我國的高鐵最高速度能達到每小時350公里,耗電量肯定大。但高鐵的設計人員怎么可能沒有提前考慮節能的問題呢?

不同時速高鐵耗電量其實是不一樣的

以復興號為例,當它以350公里的最高速度飛馳的時候,實測的耗電量才百公里人均3.8度電

國鐵集團早在2021年時就公布過相關的數據,復興號CR400AF-A型電力動車組的設計載客量為1193人,以這個人數計算百公里的耗電量,總共是4533度電。

要是換成新出的CR400AF-Z型,耗電量更少,差不多人均百公里連3.5度都不到。因為這款新型動車組在設計上做了些改進,在節能情況上又有了不小的提高。

CR400AF-Z型高鐵的耗電量更低

如果要說復興號CR400AF型是個例,數據不可信,那么還有另一款不同型號的列車也能提供用電數據,它就是南廣高鐵藍暖男動車組。

藍暖男是CR300BF型,由于型號不同,為了分析它和CR400AF的區別在哪,南寧鐵路部門在它運行時進行了嚴密的監測。2021年,它上線運行沒多久后,南寧鐵路便發布了它的用電數據。

在250公里的運行速度下,藍暖男滿載旅客行駛560多公里,總共耗電量約為7200度,換算成人均耗電量,百公里才2度電的樣子

藍暖男動車的時速達250公里/小時

不管是3.8度、3.5度,還是2度,以上這些電力動車組的耗電量都是很低的,連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耗電量都比不上。

當然,這個情況并不奇怪,電動汽車的耗電問題一直是汽車行業的心病,很多理論續航長的汽車在實際應用上都大打折扣。

開電動汽車的用戶至今最怕的就是跑高速跑長途充電的問題,因為電池能力跟不上,這也是國內外汽車制造商們不停地在研究新電池的原因。

電動汽車結構示意圖

我國國家新能源網針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耗電情況專門做過統計,百公里的耗電量平均下來大概有14度。跟它比,高鐵的人均耗電量根本不值得一提。

耗電量被偷換概念

但是無風不起浪,網傳的1萬公里耗電1萬度的數據是怎么冒出來的呢?

這大概是有人“一心向日”,偷換了概念,故意模糊了時速和時間單位。

我國時速不同的高鐵耗電量不同,350公里和250公里的列車每公里的耗電量分別是27度和19度

高鐵耗電量跟時速有一定的關系

拿一北一南的兩個城市舉例,北京到成都的里程是1216公里,運行的列車有復興號CR400BF-A型,以復興號的耗電量,能花多少電?

反而是日本新干線,它的500系列列車,時速200公里隨便行駛個兩小時就要花2萬度電,究竟是誰的耗電量大、設計差?精日博主的數據離譜的有些過分了。

而且日本的高鐵票價還貴,比如我們路程為1000多公里的武廣高鐵,票價不到500,換成同樣距離的日本高鐵就得賣1200多的人民幣的價格,一點都不親民。

日本列車不僅耗電量高,而且票價還貴

我國高鐵的設計先進,為何會虧損?

我國高鐵價格低、耗電量低,是因為設計先進。

就拿鐵軌來說,高鐵鐵軌跟傳統鐵軌不同,用的是無縫鋼軌技術。這個技術不是說4.2萬運營里程的高鐵鐵軌都沒有接縫,而是我們改進了焊接技術,接縫帶來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的鐵軌不僅平穩性高,能降噪,還能讓列車大幅度提速的同時更加節能。

我國高鐵的軸承組成也相當精密,它不會受溫度高低變化的影響,各種氣候環境中都能正常運行,并且轉速高,耐磨性好。這也是為高鐵節約電的一個關鍵因素

高鐵軸承組成十分精密

所以,我國高鐵虧損肯定與技術無關,而是跟前面提過的投入太大有關。

要知道,一條高鐵的總投資不下千億,而票價又不高,收回成本本來就很難,我國近年來還一直不停在修高鐵,收益趕不上投入,自然顯得巨虧。

還有一個因素是這幾年的疫情導致,從國鐵集團前些日子發布的2022年鐵路詳細數據中,我們發現,中國高鐵的里程現已達到4.2萬公里,早在2018年時客流量就達到了20多億人次。

中國高鐵的里程現已達到4.2萬公里

但是過了2018年客流量劇增的時期,2019年增長速度就明顯放緩了,2020年更是斷崖式下跌。更慘的是,2022年全年,我國所有鐵路客流量只有16.10億人次

其實隨著高鐵的提速和各項服務設施完善,客流量肯定越來越大,收益也會越來越高,但2020年到2022年底,我們經歷了三年疫情封控,客流量從哪來?前面的投資還沒收回,后面的虧損又來了。

當然了,如今隨著經濟的回升,旅客出行量的增加,我國高鐵肯定會慢慢實現盈利的。

隨著旅客出行量的增加,高鐵會慢慢實現盈利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