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廣東經濟運行簡況》。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上半年廣東GDP為59518.40億元,同比增長2.0%。面對多重困難和壓力,廣東上半年經濟呈現穩中向上之姿,展現出了廣東經濟的強大韌和潛力;制造業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明顯,戰略支柱產業集群展現強韌,產業數字化轉型激發產業鏈新活力。

制造強則經濟強,先進制造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從今年6月由廣東省工商聯發布的“2021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榜單來看,制造業的企業上榜數量多達為40家,凸顯競爭優勢。制造業是廣東發展的根本,些年,廣東大力推進制造業“六大工程”,大力推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不斷開創制造強省建設新局面。

同時,世界產業發展實踐表明,產業集群是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形態,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早在2020年,廣東出臺了《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廣東具有制造業產業集聚的優勢,不同地區都有各自的發展使命和任務。以汽車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空間布局為例,根據《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深圳將成為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測試及試驗的布局城市;支持廣州、深圳在公共交通領域率先探索自動駕駛示范應用,打造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示范應用案例等;支持東莞以松山湖國家高新區為依托, 重點打造人工智能與各類交通工具相結合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廣東作為全球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之一,積極把握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期;搶抓風口,走出轉型之路。比如,廣汽研究院開發出智能網聯、自動駕駛、云臺以及大數據臺4大系統;比亞迪與華為在車載芯片上開展合作;文遠知行、小馬智行成為自動駕駛技術開發的佼佼者;德賽西威在打造智能座艙系統上持續發力……數字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新方向。

疫情多點散發、芯片供應緊張等多重背景下,作為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聚集地,廣東力求“穩生產、保供應”。今年上半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66.8%。今年1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達16031臺,同比增長118%,取得一季度“開門紅”。

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技術也為廣東家電產業帶來機遇。上半年,智能家電戰略支柱產業集群增加值增長1.8%,前十強企業中格力、美的、TCL、華凌等龍頭企業增加值都實現了較快增長。今年4月29日,TCL集團披露2021年年報,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取得歷史最高成績。

為把握新機遇與應對新挑戰,廣東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今年7月5日,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現場會在佛山召開。佛山龍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可圈可點。美的、海天、聯塑、格蘭仕等大企業率先轉型,其中,美的已經坐擁4家“燈塔工廠”,數量領跑全省制造業,成為作為佛山乃至全國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

數字經濟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能夠進一步激發產業鏈活力,推動傳統產業改革升級。目前,廣東累計推動2.2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超過65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云”。下一步,廣東將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助力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轉型能產生新業態、孵化新模式,提升產業價值鏈,厚植發展新優勢。廣東數字經濟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期待廣東在數字化發展浪潮中繼續把握好機遇,拓展更多發展新空間,不斷增強“廣東制造”“廣東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南方網記者 楊智明 實生 孫永樂)

標簽: 廣東上半年經濟 廣東上半年經濟呈現穩中向上之姿 先進制造業 先進制造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