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體系、實現路徑和實踐成果,有力地促進了產業數字化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那么,接下來如何從起步探索邁向規模發展?如何利用工業互聯網進行數字化轉型的融通發展?
在日前工信部舉行的“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之“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對以上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從無到有
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連續提到發展工業互聯網,產業界也在利用工業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尤其近五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體系、實現路徑和實踐成果,有力地促進了產業數字化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統籌布局,下好基礎建設“先手棋”。推動建設5G虛擬專網、混合專網近2800個,高質量外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以國家頂級節點為中心的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壯大,有力促進跨企業跨行業跨地域數據互通和共享。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形成,32個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7900萬臺(套)。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聯動的技術監測體系基本建成,制度機制同步完善。
二是奮力攻關,下好產業創新“關鍵棋”。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突破一批關鍵領域產業化短板,創新水平穩步提升。培育200余個公共服務平臺,在試驗驗證、檢測認證、人才實訓等方面服務能力日益增強。將工業互聯網寫入國際標準,推動發布一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融合新技術應用步伐不斷加快。
三是縱深推進,下好融合發展“一盤棋”。培育8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遴選381個試點示范項目,推動工業互聯網日漸深入萬企千園、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如何從起步探索轉向規模發展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正處于起步探索轉向規模發展關鍵期。據王鵬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快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打好政策“組合拳”。緊扣發展新形勢新要求,針對產業發展痛點難點,研究出臺一批支持工業互聯網、“5G+工業互聯網”發展,助力穩經濟、保安全的新政策舉措。
二是打好技術“攻堅戰”。聚焦持續性真難題和階段性新課題,協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與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補短板、鍛長板,進一步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三是打好產業“團體賽”。充分調動工業企業、通信企業、設備企業、產業組織、科研院所等各方積極性,發揮各方優勢,在技術、建設、應用、標準等各方面深化合作,營造良好發展生態。
另外,此前《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發布,它是“5G+工業互聯網”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標志節點,標志著5G由生產外圍輔助環節向核心控制環節深化拓展,標志著“5G+工業互聯網”由起步探索向深耕細作階段加快邁進。5G全連接工廠建設是工信部推進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的重點任務。下一步將著力抓好三方面工作,力爭“十四五”時期實現5G全連接工廠建設的“百千萬”目標,培育“5G全連接工廠”中國品牌。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形成部省聯動。加強試點示范遴選,制定分類分級標準,深化產融合作對接,強化發展成效評估,鼓勵各地出臺配套支持政策,支持各地各行業加強政策宣貫和成果交流,促進萬家企業建設、千家工廠建成,遴選100個標桿工廠。二是加強應用牽引,培育良性生態。橫向分類,推動電子、裝備、鋼鐵、采礦、電力等10個重點行業和領域率先建設;縱向分級,支持企業建設產線級、車間級、工廠級等不同等級5G全連接工廠。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廣大行業企業和產業鏈相關企業共同打好團體賽,探索多元化、可推廣的商業模式,形成良性循環。三是加強要素保障,增強產業供給。實施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重點推進5G工業芯片、模組、網關等產品設備的研發與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利用專項資金、產業基金等多渠道資金支持5G全連接工廠建設,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加快完善相關標準,破除行業推廣壁壘,降低應用門檻。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融通發展
在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帶動下,相關產業規模已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因此,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目前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助力制造業、能源、礦業、電力等各大支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形成東中西部錯位發展、均衡分布、協同互補的良好格局。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支撐產業鏈暢通循環、助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一是加速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向研發、制造等核心環節延伸,“5G+工業互聯網”率先在鋼鐵、采礦等10個重點行業領域形成20個典型應用場景,促進傳統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調查數據顯示,工業互聯網在中小企業應用普及率近年來持續走高,近兩年提升近5%,83%的企業表示應用工業互聯網后生產經營效率明顯提升。
二是帶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工業互聯網持續催生新模式新業態,塑造新動能,推動新發展。關鍵技術產品短板攻關取得突破,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5G+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新興領域創新活躍,帶動新型工業設備、網絡、軟件加快創新,龍頭企業競爭力穩步提升。新興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已破萬億元。
三是支撐產業鏈暢通循環。作為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體系的連接紐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上線近300個服務節點,覆蓋91個地市、37個行業,服務企業超過18萬家,實現研產供銷服各環節、人機物料法環各要素和各系統間數據互通、信息共享,在疫情防控、產業鏈供應鏈保通保暢、產業運行監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助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業互聯網多網互聯、平臺匯聚、數據整合、安全保障一體推進的技術應用體系,正逐步服務于經濟分析、安全預警、綠色低碳、城市治理等多個方面,促進政府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比如不少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實時連接工業設備和產品,精準了解單臺設備運轉數據,形成各類“設備指數”,能夠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各地區乃至全國的工程建設、交通運輸情況,為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提供了更直觀、更精細的手段。
據悉,下一步,工信部將協同產業各方,穩步夯實產業基礎,加快促進規模應用,不斷創新應用生態,推動建設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分行業組織編制推廣工業互聯網應用指南,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工業互聯網和千行百業融通發展。(馬秋月/文)
- 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 工業互聯網如何從起步探索邁向規模發展?
- 廣東移動率先完成50GPON新特性承載的試點 充分滿足多個應用場景
- 2022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 超融合解決方案朝著“一站式體驗”方向發展
- 全新一代ColorOS13與潘塔納爾智慧跨端系統正式發布
- 日本研究人員通過三量子比特的硅基量子計算系統演示糾錯
- 愛立信Reiner:更低的時延并非決定手機體驗的關鍵因素
- 中國鐵塔公示2022年FSU產品中標候選人 本項目集采17類FSU產品
- 聯想拯救者Y70性能旗艦手機正式發布 7.99mm輕薄機身加持
- 電信運營商9月聚首首鋼園 聚合產業生態詮釋數字經濟發展
- 《5G-Advanced安全技術演進白皮書》重磅發布 為5G發展定義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