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近日發布的《2022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 2022)預測,超融合技術將在2年內到達“生產力成熟期”,技術采用率將快速上升,加速為企業帶來生產和使用價值。
另據IDC報告,2022年中國超融合市場規模將達到160億元,未來5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將保持12.3%的復合增長。其中,政府、運營商、金融、教育行業是部署超融合的主力行業,目前占比達到了整個超融合市場的68.7%。
近日,超聚變攜手VMware、英偉達等業內專業人士以及豫信電科、壘知科技知名企業代表齊聚“超聚變TechX超融合圓桌日”,共同探討超融合技術新趨勢,分享客戶的新實踐,解讀了超融合之于IT現代化、企業“云化”以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價值。
超融合解決方案正朝著“一站式體驗”方向發展
面對千行百業客戶對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主流的超融合玩家也在積極應對,本次“超聚變TechX超融合圓桌日”期間,超聚變攜手VMware推出FusionOne vSAN超融合解決方案,推動超融合向基礎平臺+生態兼容+應用支持的“一站式體驗”方向發展。
FusionOne vSAN超融合解決方案搭載VMware vSAN分布式存儲、vSphere虛擬化平臺、VCF全棧式超融合企業云平臺等軟件,通過VMware vCenter集成FusionOne Center運維管理軟件實現統一管理,可為客戶提供極簡、高效、可靠的超融合基礎設施。與此同時,該方案也可以作為VMware Cloud Foundation全棧式超融合企業云平臺的底座,配套VMware應用現代化平臺Tanzu、桌面云平臺Horizon 8等產品組件,為客戶提供云服務和加速企業業務應用。
除此之外,基于超聚變超融合基礎設施,FusionOne vSAN一體機融入20多種系統調優算法進行系統級調優,在VMmark基準測試中實現性能領先業界10%以上。同時,超聚變將自研管理軟件FusionOne Center集成到VMware集中管理平臺,通過支持預安裝、預集成驗證及一鍵式部署,將交付效率提升了4倍;同時通過可視化運維管理和自動觸發虛擬機HA,實現了7×24小時全系統健康監測,把“黑盒”變成“白盒”。
在生態兼容方面,超聚變基于深厚的自研及優化能力,協同上下游,兼容東西方雙生態,攜手合作伙伴為客戶提供業界主流的超融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2022年以來,超聚變已陸續發布FusionOne HCI、FusionOne for Azure Stack HCI等多種組合,靈活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FusionOne vSAN的推出,進一步拓寬了超聚變的超融合生態。
無論是處于哪一數字化轉型階段的企業,都能夠在超聚變的超融合解決方案中獲得平臺+生態+應用的“一站式體驗”,享受真正的“超級融合”價值。
超融合提供的算力服務已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
FusionOne超融合解決方案作為超聚變算力服務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也已在金融、政府、制造、醫療等行業廣泛應用。本次“超聚變TechX超融合圓桌日”期間,豫信電科集團旗下河南中原云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和壘知科技集團四川有限公司的代表分享了超融合在醫療和新能源行業的應用,令人印象深刻。
在醫療行業,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已成為我國醫療改革的重要抓手。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已成為實現基層醫療質量提升,破解醫療格局不均衡,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當前,醫共體存在信息煙囪化、運維能力弱、數據保障不足三大痛點,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醫共體信息平臺破除信息煙囪問題,實現各類醫療信息共享、動態交互與自動更新,已成為強需求。同時,醫共體的門診機構承擔保管病歷的責任,醫療的病歷數據、影像數據要保留15年或者更久,對存儲空間消耗極大。
為保障數據的連續性、可靠性,需要尋找一個經濟實用的解決方案。豫信電科基于超聚變FusionOne構建醫共體底座信息化解決方案,創新動態算法,數據快速重構,實現業務極致可靠,恢復時間不超過10分鐘;通過三種校驗保障數據完整性,保障醫共體信息系統實時共享和交互;通過可折疊的EC特性將存儲容量提升3倍,提供經濟高效的存儲保障方案。此外得益于一站式交付,通過一鍵部署,將業務整體上線時間縮短了50%。
在新能源行業,隨著太陽能光伏的蓬勃發展,通威太陽能作為全球領先的晶硅電池生產企業,產能擴充及人員增長都十分迅速。在信息化建設歷程中,通威太陽能2016年引入的傳統基礎架構在使用過程中逐步出現性能瓶頸、擴展性差、可靠性不足等問題,管理維護和能耗成本也比較高。
2021年,壘知科技與超聚變合作提供的超融合桌面云解決方案,幫助通威太陽能新基地部署了1300個點位的桌面云辦公,實現了融合高效、安全可靠和極簡運維。同時在部署過程中實現了整體快速部署,業務一周內極速上線,解決了公司業務擴充帶來的上線工期緊的問題。此外,超融合方案極富彈性,按需增長或縮減節點,相比以往分散式建設無需更多復雜預測和大量前期投入,可以節省機房空間并降低能耗。
從本次“超聚變TechX超融合圓桌日”釋放的信息看,超融合這一主打融合的技術,正在融合未來,從軟硬件一體化交付向平臺+生態+應用“一站式體驗”演進,進一步彌合本地IT服務和云服務之間的隔閡,支撐各行各業企業通過IT現代化實現IT服務化及“云化”,進而深挖算力這一新生產力的巨大潛力,邁向更大的數字化轉型成功!(朱飛)
- 2022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 超融合解決方案朝著“一站式體驗”方向發展
- 全新一代ColorOS13與潘塔納爾智慧跨端系統正式發布
- 日本研究人員通過三量子比特的硅基量子計算系統演示糾錯
- 愛立信Reiner:更低的時延并非決定手機體驗的關鍵因素
- 中國鐵塔公示2022年FSU產品中標候選人 本項目集采17類FSU產品
- 聯想拯救者Y70性能旗艦手機正式發布 7.99mm輕薄機身加持
- 電信運營商9月聚首首鋼園 聚合產業生態詮釋數字經濟發展
- 《5G-Advanced安全技術演進白皮書》重磅發布 為5G發展定義新目標
- 高通公司:共筑5G產業生態打造科技創新合作的積極范例
- 中國聯通發布半年財報 上半年物聯網收入43億元同比增長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