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飼料的發展與我國畜牧業息息相關,在近年來我國養殖規模化發展及下游需求增長的推動下,我國家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張,推動了我國禽飼料行業的發展。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家禽存欄量為67.7億只,同比下降0.3%。

我國是全球禽飼料生產大國,隨著我國家禽養殖、飼料工業的不斷發展以及行業規模化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禽飼料行業已走上實現規模化、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道路,近年來,我國禽飼料產量也隨之不斷增長。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禽飼料產量為12136.3萬噸,同比下降0.04%。從產量結構方面來看,我國禽飼料產量主要以肉禽飼料為主。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肉禽飼料產量為8925.4萬噸,同比增長0.2%,占總產量的73.54%;蛋禽飼料產量為3210.9萬噸,同比下降0.6%,占總產量的26.46%。


(資料圖)

2023年禽飼料市場投資前景分析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禽飼料品牌,如新希望、海大、正邦、正大、唐人神、禾豐等。相對于新希望等國內知名品牌來說,我國還有很多中小型甚至作坊類的禽飼料生產商,由于缺少資金和技術支持,這些企業在品牌影響力和產品質量上遠遠不足。而大型禽飼料企業的綜合實力較強,在資本、管理、技術、人才等方面都有優勢。我國禽飼料行業激烈的競爭和日趨嚴格的監管,將導致數量眾多的小企業面臨生存困境,最終被淘汰或兼并。而規模較大的企業在產業鏈上向上下游延伸以實現進一步的質量控制和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企業競爭力,將成為一種趨勢。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居民對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的認知和需求量大大提高,市場需求的變化也對禽飼料企業生產和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飼料禁抗、養殖減抗、產品無抗已經成為雞鴨等禽產業的發展方向。我國于2009年和2019年出臺文件規范維生素、微量元素、藥物添加劑的使用劑量和適用對象,開發和合理使用綠色環保型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產品,減少藥物殘留已經成為禽飼料行業的共識。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禽飼料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顯示:

禽飼料是用于飼料禽類的食物的總稱,為家禽飼養提供所需養分,保證健康,促進生產和生長。禽飼料的種類繁多,按營養成分可分為全價配合飼料、濃縮飼料、添加劑預混飼料、混合飼料;按用途可分為肉禽飼料和蛋禽飼料;按形狀可分為粉料、粒料和顆粒料。禽飼料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環節,主要包括玉米、豆粕、稻谷、魚骨粉、維生素、氨基酸等;中游為禽飼料生產供應環節;下游主要用于家禽飼料環節。

中國飼料行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飼料占畜牧業生產成本的70%以上,對畜牧業的科技貢獻率超過40%。畜禽產業發展形勢良好,畜禽產銷形勢整體上會好于先前,畜產品價格趨于穩定,不會產生大的振蕩。中國飼料行業將取得長足發展。世界營養不良的人口將削減一半,其間,肉制品將會以每年2%的速度增長,特別是加快豬肉和禽肉增長。這將促進世界添加劑,尤其是蛋氨酸和賴氨酸需求量的增加。中國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努力達到38%。

近年來,隨著我國禽類養殖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禽飼料產業也有了飛速發展,我國禽飼料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海大集團等企業紛紛到海外設廠。目前,東北亞、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的禽飼料市場發展較快,“走出去”有利于拓展我國禽飼料企業的發展空間,行業內部整合、全產業鏈和全球化發展將成為禽飼料企業做大變強、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十二五”期間,我國飼料工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化進程加快,動物性產品需求仍呈剛性增長,飼料工業還有較大市場潛力;隨著養殖業生產方式加快轉變,尤其是標準化規模養殖加速發展,飼料工業對養殖業的支撐地位將更加突出,產業拓展的空間也更為廣闊。與此同時,未來五年飼料工業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新的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保持全面均衡持續發展的難度越來越大,對飼料工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報告還分析了禽飼料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對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和政策趨向研判,是禽飼料生產企業、科研單位、零售企業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禽飼料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禽飼料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標簽: